为满足群众就近用药需求,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贺兰县医疗保障局四项措施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下沉工作,将全县“两病”慢特病门诊资格认定下沉到基层协议医疗机构,让参保患者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不断增强参保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是做好政策衔接,确保门诊慢特病政策应享尽享。取得《门诊大病处方本》的“两病”患者在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时,医保基金和病种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下门诊医疗费用按我区原门诊大病政策支付比例计算,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不足50%的按 50%支付,超过 50%的按原政策规定的支付比例支付。未办理《门诊大病处方本》的“两病”患者,门诊药品费用可按我区现行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政策支付。二是扩大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认定医疗机构范围。全县范围内除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外的各级医疗机构均可以进行“两病”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并将新认定的“两病”门诊慢特病患者审批资料上传至医保信息系统中,“两病”患者经身份认定标识后,即可享受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三是规范“两病”门诊慢特病处方本办理流程。初次申请认定门诊慢特病的参保人员,有住院病史且病历资料中疾病诊断或病理检查报告符合门诊慢特病条件的,由本人持社会保障卡、病历及检验检查资料、2张一寸近期照片,到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申请办理门诊慢特病资格;无住院病史的,由协议医疗机构专家组参考既往门诊检查资料并进行补充检查后,符合条件的,可办理认定手续。四是统一门诊慢特病处方本格式和内容。为统一识别管理和减轻基层医疗机构负担,县医保局为各协议医疗机构统一印制门诊慢特病处方本。
下一步,贺兰县医疗保障局将加强“两病”政策宣传并邀请市级专家为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培训,确保慢特病门诊资格认定下沉工作顺利开展,让参保患者真正享受到即诊即办即享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