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3%。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较1-9月加快0.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3位,沿黄六县(市)第3位。从轻重工业看(见表1),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1.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8.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见表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1.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7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2.1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7%,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7%,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含电力)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7.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2.1个百分点;从企业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4.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公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8.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从园区看(见表3),贺兰工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4.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个百分点,其中,暖泉片区增加值同比增长19.2%,金贵片区增加值同比增长4.2%,德胜片区增加值同比下降6.7%。园区外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从新入库企业看,新入库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1%,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从产销率看,规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4.0%,产销率为93.4%,出口交货值8.58亿元,同比下降12.8%。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1-10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较1-9月加快1.9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3位、沿黄六县(市)第5位。从产业投资看(见表4),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9%,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8%,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其中,房地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51.5%),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去年同期的2.7:14.9:82.4调整为5.2:17.7:77.1;从工业投资看(见表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7%。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2%,占工业投资的80.1%,拉动全县工业投资增长14.7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68.3%,占工业投资的19.9%,拉动全县工业投资增长10.1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见表6),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1.7%(降幅较1-9月收窄1.0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2.7%,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下降8.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3%,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0.6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同比增长13.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0.0%,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从投资项目看,1-11月,全县新入库项目120个(含房地产),入库项目数同比增长25.0%,计划总投资103.1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投资额18.98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2.5%,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5个百分点;从投资类型看,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7.0%,下拉固定资产投资4.1个百分点;从园区看,园区完成投资11.14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9.1%,同比增长60.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8%,技改投资同比下降42.4%,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2倍。
(三)限上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1-10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上报98.73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较1-9月加快9.0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见表7),商品零售额完成98.13亿元,同比增长21.5%,餐饮收入0.60亿元,同比增长0.5%;从商品类型看(见表8),增长的有7类: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3.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4.7%、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4.6%、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1.8%、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2%,下降的有5类: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0.2%、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4.5%、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0%、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53.3%;从重点商品看,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94.95亿元,同比增长22.8%,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96.2%,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47.10亿元,同比增长156.7%,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3个百分点;从销售形式看,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9.61亿元,同比增长214.2%,占全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30.0%,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8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降幅收窄。
1-10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9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较1-9月收窄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5位,沿黄六县(市)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8.21亿元,同比下降9.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39亿元,同比增长5.4%。(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
(五)金融存贷增势稳定。
1-10月,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7.40亿元,同比增长8.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4.75亿元,同比增长7.4%。(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宁夏分行)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上工业方面:企业减停产率稍有收窄,但仍是制约增长的重要因素。1-10月,全县8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减产企业41家,停产企业6家,减停产率为58.8%,较1-9月(60.0%)收窄1.2个百分点,累计减产额为11.73亿元(其中,减产千万以上企业21家),47家减停产企业下拉规上工业总产值11.0个百分点,炬农牧业、启泰鸿达、德圣亚科技、天雄碳材料、泰鑫冶炼、西谷六方6家停产企业已造成1.79亿元产值缺口。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见表9):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民间投资下拉作用明显。1-10月,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7%,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23.22亿元,同比下降19.2%,降幅较1-9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下拉民间投资13.3个百分点,下拉固定资产投资10.0个百分点。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6.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6%,降幅较1-9月收窄2.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7.75亿元,同比下降46.6%,降幅较1-9月收窄2.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连续下行态势对全县民间投资、建安工程投资恢复增长产生了较大制约因素。
(三)限上消费品零售方面:餐饮行业发展缓慢,限上住宿餐饮业体量严重不足。1-10月,限上住宿餐饮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0.60亿元,同比增长0.5%,10月当月,在“十一”国庆消费黄金周的影响下,限上餐饮收入仅完成50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9万元,同比下降10.6%。目前,全县在库的限上住宿餐饮单位共12家(企业4家,大个体8家),其中昊王国际、马伟餐饮2家已停运由国家代报,仅剩10家正常运营,在库企业少,因毗邻兴庆、金凤等餐饮行业较聚集区域,我县餐饮企业竞争力也相对薄弱,导致全县限上餐饮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贡献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基固本,扭转工业生产不利局面。一是加大对减停产企业的帮扶纾困力度。要千方百计加大助企纾困力度,针对工业重点行业减停产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开展“点对点、一对一”对企帮扶,解难点、纾困境,破解企业在订单、销路、用电、用地、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难题,让减停产企业早日开复工;二是加强对工业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测预警。园区、工科局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大对分管领域和主管行业的全流程监测,深入分析运行情况,及时做好预警预判,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以求真务实的举措,扭转落后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三是做好新增企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大对新增工业企业的培育力度,扎实做好入统企业的培训指导,确保“小升规”企业及时入统,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持续为工业生产稳增长提供新动能。
(二)抓实项目,积蓄有效投资发展动力。一是紧盯节点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发改局要根据全县项目建设进度台账,及时梳理进度缓慢项目,特别是要摸清在库停滞项目原因,切实按工期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围绕政策高起点谋划项目储备。深入研究国家、区市“两新”“两重”“两业”“双重”等政策及产业规划计划和投资导向,积极谋划储备一批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类等高质量项目,加强项目指导服务,以有效项目储备为202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提供支撑;三是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抓抢国家房地产政策机遇,加大购房补贴宣传、发放力度,加快刺激商品住宅去库存化,合理引导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收窄房地产投资降幅。
(三)提振消费,全力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持续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从9、10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高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回升来看,“以旧换新”购车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效果已逐渐显现,要继续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抢抓双“十二”消费热点,持续实施政府消费券、购车购房补贴政策,积极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充分挖掘释放房地产、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潜能和餐饮消费需求;二是紧抓节点做好入库纳统。县发改局、县商投局要紧盯商贸、服务业企业年报入库节点,主动对接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已达标未入库中增长潜力大、成长性好的商贸、服务业企业尽快入库纳统,为行业增长注入动能。
附件:表1-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