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五个示范县”建设目标和“36910”工作思路,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31亿元,同比增长2.9%,低于全区1.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三位、沿黄六县(市)第五位。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33亿元,同比增长3.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4.27亿元,同比增长7.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1.71亿元,同比增长0.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4.8:28.4:56.8调整为14.3:31.9:53.8。
一、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一)第一产业稳中提质
202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6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4.1%。从行业看:农业完成总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8.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1.8%,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6个百分点,是全县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林业完成总产值0.29亿元,同比增长0.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6%,下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1个百分点;牧业完成总产值14.81亿元,同比下降0.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8.8%,下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3个百分点;渔业完成总产值8.14亿元,同比增长4.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5.8%,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3个百分点;从重点产业看:小麦、瓜果面积产量双提升。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1.26万亩,同比增长0.5%,产量16.68万吨,同比下降4.5%。其中,小麦播种面积7.16万亩,是上年的3.1倍,产量2.67万吨,是上年的3.1倍。全县瓜果类播种面积2.85万亩,同比增长91.4%,产量11.58万吨,是上年的2.3倍。畜牧业发展放缓。全年生猪出栏2.52万头,同比下降25.2%,牛出栏2.07万头,同比下降20.4%,羊出栏12.21万只,同比增长2.0%,家禽出栏79.65万只,同比增长16.4%。肉产量9558吨,同比下降14.6%,奶产量26.3万吨,同比增长1.7%,蛋产量7438吨,同比下降11.7%。适水产业全区名列前茅。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81万亩,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6.22万吨,同比增长3.7%,总量约占全区水产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蔬菜面积产量双下降。受春季降温、麒麟瓜种植面积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1.04万亩,同比下降9.8%,产量44.68万吨,同比下降8.8%。特色作物表现亮眼。全县新增鲜切花出售量21万枝,盆栽观赏植物出售量663.60万盆,出售量是上年同期的19.9倍。
(二)第二产业贡献突出
2022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2.42亿元,同比增长6.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9%,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2.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9%,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市第三位,沿黄六县(市)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8.67万吨标准煤,能耗同比增长5.4%,较上年同期扩大1.6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9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9%。从行业大类看,全县规上工业18个行业中,7个行业增加值呈增长态势,增长面为38.9%。其中,医药制造业拉动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40.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6个百分点;纺织业下拉明显,增加值同比下降42.9%,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3.49个百分点;18个行业中12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面为66.7%,其中,医药制造业盈利3.57亿元,同比增长1.2%,食品制造业盈利1.27亿元,同比增长2.4倍;从企业经营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4亿元,同比下降15.6%,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亿元,同比下降68.7%,小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亿元,占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比重为71.7%,同比增长1.5倍,实现营业收入71.45亿元,同比增长13.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8%,高于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从园区企业看,园区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4.8%,同比增长7.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个百分点。其中,暖泉片区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个百分点,德胜片区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金贵片区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3.9个百分点;园区外企业增加值占比为2.6%,同比下降3.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1个百分点。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09亿元,同比增长11.0%,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22.3%,拉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8个百分点。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业总产值55.85亿元,同比增长49.8%,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位,沿黄六县(市)第一位。
(三)第三产业增势平稳
2022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71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位列全市第四位、沿黄六县(市)第五位。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47亿元,同比增长1.7%,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5.71元,同比增长1.4%,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2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8亿元,同比下降3.0%,下拉第三产业0.1个百分点,下拉地区生产总值0.0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64亿元,同比下降13.5%,下拉第三产业2.2个百分点,下拉地区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54亿元,同比增长6.9%,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6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8亿元,同比增长14.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2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36亿元,同比增长3.8%,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8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
二、主要指标承压运行
(一)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
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7%,比全区低25.9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9.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五位、沿黄六县(市)第六位。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8%,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6.9%,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7.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34.4%,下拉全县工业投资8.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5.5%,下拉全县工业投资1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1%,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8.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3.3:21.2:75.5调整为4.6:15.9:79.5;从投资类型看,全县民间投资完成54.72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5.6%,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为1.1倍,其中,民间服务业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全县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12.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5.8%,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3.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下降26.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9%,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2个百分点;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64.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2%,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8.6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逐步恢复
202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61亿元,同比增长0.3%,总量分别占全区、全市的10.7%和18.1%,增速位列全市第三位,沿黄六县(市)第一位。从行业大类看,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7亿元,同比增长1.1%;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2.78亿元,同比增长0.3%;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41亿元,同比下降7.3%;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5亿元,同比下降1.1%;从城乡消费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7.85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0%,同比增长1.1%,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6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同比下降15.7%,下拉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0.8个百分点;从市场规模看,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3.60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2.1%,同比增长8.2%,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01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9%,同比下降15.7%,下拉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商品类实现零售额134.95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0%,同比增长0.4%;实现餐饮收入8.66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同比下降1.4%,商品零售增速快于餐饮收入1.8个百分点;从重点商品看,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97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61.7%,同比增长0.3%,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88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22.9%,同比增长30.0%,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个百分点。
(三)民生领域持续改善
1.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22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79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97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位列全市第四位、沿黄六县(市)第四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2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列全市第五位,沿黄六县(市)第四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6,比上年同期缩小0.02。
2.就业形势不断改善。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232人,农业转移就业23964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2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58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41%、107%、126%和124%。
(四)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1.财政收支“一降一增”。据县财政局统计,2022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亿元,同比下降8.10%,同口径下降0.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9亿元,同比增长13.49%。
2.金融存贷增势良好。据人民银行贺兰营管部统计,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2.18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14.40亿元,同比增长15.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19亿元,同比增长14.5%。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的来看,2022年全县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但是依然存在重点产业拉动乏力、规上工业增长基础不牢、投资增长面临挑战、消费市场尚未回暖等问题亟待关注。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趋缓,第三产业拉动乏力。从三次产业的占比和对经济的拉动看,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的领头军,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6.7%。第三产业虽然占比达53.8%,但受疫情影响,支撑增长的房地产业和住宿餐饮业均呈现下降态势,分别下拉第三产业2.2、0.1个百分点,下拉GDP1.3、0.04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速较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6、0.4个百分点,仅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7、0.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拉动力明显减弱,导致占据全县经济半壁江山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14.6%,未能充分发挥其结构性优势。
(二)工业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强,产业结构亟需优化。一是减停产面居高不下。截至12月,全县7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减停产企业41家(停产6家),减停产面达54.7%,较1-11月扩大2.7个百分点,累计减产12.23亿元。减产千万以上企业共17家。7家大中型企业中,如意、西夏嘉酿、百瑞源、辛普劳4家企业受疫情、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处于减产状态,全年减产6.59亿元;二是增长过度依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县规上工业18个重点行业中,11个呈下拉态势,共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以纺织业最为突出,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3.4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3.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6个百分点,虽是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同样面临着“一家独大”和过度依赖个别企业的风险,随着其基数不断增大,将对后期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三)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前行,恢复增长面临挑战。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从增长优势变为行业短板。作为长期占据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主导地位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以来受市场持续“降温”、原材料价格上涨、上年同期土地购置费基数等影响,全年仅完成投资36.98亿元,同比下降23.1%,较上年同期回落27.1个百分点,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2.8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3%,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44.1%。二是项目投资支撑力度仍显不足。1-12月,全县投资新入库项目88个,计划总投资35.94亿元,同比下降52.4%。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新入库73个,计划总投资22.06亿元,同比增长1.31倍;5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入库15个(含亿元以上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3.88亿元),计划总投资25.92亿元,同比下降58.2%。大项目的谋划储备、落地开工锐减,是今年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消费市场尚未全面恢复,增长基础仍需加固。一是消费结构较为单一。2022年,限额以上汽车、石油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96.85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93.5%,其中,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97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61.7%,同比增长0.3%,仅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1个百分点,对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减弱。且2022年度入库的21家企业中,近九成为汽车企业,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领域仍未有企业达规入库,从长期来看,较为单一的消费结构将对消费市场稳定发展造成较大隐患;二是住宿及餐饮行业恢复艰难。受疫情影响,全县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8.9%,占行业总额的2.2%,下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5%,占行业总额的97.8%,下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3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外溢现象依然突出。受电子商务、区域位置等因素影响,居民到邻近的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消费的情况不断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从而导致消费需求分流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零售及餐饮行业的增长。
四、几点建议
(一)落实落细惠企政策,推动工业经济质效并进。一是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及区、市、县各项稳经济配套政策,完善助企惠民政策兑现机制,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提振企业信心;二是继续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深化“千名干部包千企”入企包联帮扶工作机制。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动态,及时掌握生产经营变动及存在困难,及时跟进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原材料供应、能源供应、资金不足、工资压力、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减产率、停产率,保障规上工业企业稳定发展;三是发挥园区集群作用。依托园区发展定位,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及全县“8+1”重点特色产业,借势发力从奶制品、枸杞、葡萄酒、新材料、绿色食品等细分领域中寻求突破、精准招商,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补链强链,擘画完整产业体系。
(二)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打牢投资发展增长基础。一是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发展理念,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两都五基地”建设,紧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谋划储备一批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好项目、大项目。同时健全重大项目领导干部包抓推进机制、要素协调保障机制、部门协调服务机制和主体责任落实机制,按照冬比储备、春比开工、夏比进度、秋比成果、全年比质效的“五比”要求,努力把谋划的项目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和实物量,为明年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攒足存量;二是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落地,提振房企投资信心。针对全县房地产投资、施工、销售均呈现下行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已拿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设进度,重点解决项目在手续办理、用工用材、融资周转、市政配套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各种风险,确保项目进度。同时,加大对“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房地产企业的监督力度,守住“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底线,确保房地产行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三)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加快消费市场复苏回暖。一是持续优化消费结构。在进一步壮大现有企业规模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全县消费行业的摸排力度,力促规模较强、经营规范的企业纳统入库,弥补我县当前限上消费市场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石油、汽车消费的短板;二是加强企业扶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进行精准帮扶,积极落实各项助力企业发展的奖补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活力,帮助更多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我县特色文化产业、餐饮业、旅游业,培育扶持特色住宿餐饮企业,促进文化旅游和住宿餐饮业融合发展;三是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企业。鼓励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形式平台直播带货,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拓展客源、增加营收、减少消费外流,努力把“购买力”留在本县,为全县消费市场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