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无障碍浏览页面,盲人用户使用智能引导,请按ctrl加alt加R,查看详细说明,请按ctrl加alt加问号键
★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农业农村局>信息公开目录>工作总结

贺兰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640122MB16175209/2024-00270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4-08-06
责任部门 贺兰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总结
关 键 词 工作总结

2024年,我局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正风肃纪,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各项工作

一是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热点,先后5次召开局党组会、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习传达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自查问题27个,已完成整改问题6个。二是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排查问题3次,共排查问题193条,现已完成整改28条。三是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制定印发《贺兰县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方案》,明确了8个清单50项重点任务,全面摸排梳理农村适婚青年4063人、即将婚嫁适龄青年163名,8名村“两委”班子和村监会成员本人及其子女、15名党员本人及其子女婚姻事项向乡镇党委或村党组织报备。强化宣传引导,举办农村高额彩礼普法宣讲活动6场次,摸排涉婚恋矛盾纠纷27件,全部调解成功。

(二)全面发展,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锚定《贺兰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整体责任分工方案》落实,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坚持每季度对25个责任单位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20个五大振兴和乡村建设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190个,投入资金33.12亿元,项目开工率达到86.36%。二是全面深化城乡融合示范村镇创建。接续严格落实银川市“四个示范引领”部署要求和城乡融合示范创建“1+1+5”工作思路,聚焦发挥“城”的优势、“镇”的功能、“村”的特点,深入推进城乡融合示范村镇创建。常信乡聚焦提升镇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谋划实施15个乡村振兴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48亿元,支持全乡各村做优做强水产、瓜菜、优质粮等“土特产”文章。金贵镇银河村放大银川近郊区位优势,高质量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形成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销量4000万斤、产值达5200万元的特色瓜菜种植基地,同时利用乡村商贸物流中心、优质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布局农产品预冷保鲜和精深加工“赛道”,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张亮村等5个乡村振兴特色村因地制宜放大各自优势,兴产业、聚人才、重文化、优生态、强组织,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65户230人,消除风险19户63人,对全县监测对象594户1831人实施“一户一策”帮扶,守好防止返贫底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争取衔接资金1.4262亿元,支持发展乡村振兴项目39个,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衔接资金产业占比达到75.51%。促进稳岗就业,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4193人,完成率达到110.34%。抓好金融帮扶,发放小额信贷363笔共计1792.4万元、“富民贷”150笔共计2150万元,兑付交通奖励626人共计40.6万元、产业扶持奖励2次共计1422.66万元,拓宽重点群体增收致富渠道。四是扎实推进“一村一年一事”项目建设。按照“一年办一事,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新村”目标,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一村一年一事”行动,推动服务重心向乡村转移、服务资源向乡村下沉、服务功能向乡村延伸。65个村、2个农村社区共确定67个项目,计划投资金额1.4549亿元,已完工项目34个,正在建设项目15个,未开工项目18个。

(三)精准施策,着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全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3元,同比增长7.7%,其中: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3485元,同比增长6.3%,占比52.6%,促进增收贡献率达到43.9%;经营性净收入2693元,同比增长9.2%,占比40.7%,促进增收贡献率47.7%;财产性净收入149元,同比增长12.3%,促进增收贡献率3.5%;转移性净收入296元,同比增长8.6%,促进增收贡献率4.9%。开展“就业广场招聘”等专场招聘4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336人,开展职业化农民培训540人次。全县5个帮扶车间吸纳带动190余名移民务工增收,每人每月实现工资收入1735元。

(四)靶向发力,加快推进“六特”产业提质增效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保障,通过有效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产业惠民的发展模式,逐步加快葡萄酒、牛奶、肉牛、冷凉蔬菜及适水产业、预制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葡萄酒产业:近年来,我县共引进葡萄酒企业58家,已培育建成投产酒庄16家(在建酒庄5家),占全区葡萄酒生产企业的1/4,其中列级酒庄7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家。规划葡萄基地面积7.36万亩,已建成有机的、优质的酿酒葡萄基地2.2万亩,亩均产量500公斤。上半年,谋划落实葡萄酒项目6个(续建4个,新建2个,概算总投资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加快推进图兰朵小镇项目二期、嘉地酒园二期、昊天托斯卡纳酒庄、富龙酒庄4个续建酒庄建设进度,积极推进锦腾、兰得2个新建酒庄项目各项手续完善到位;新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00亩,低质低效葡萄园改造1000亩,亩均产量达500公斤,葡萄酒加工生产量力争突破800万瓶,酒庄年接待游客争取达到10万人次以上。畜牧产业:上半年,预计全县牛存栏8.1万头,其中:奶牛存栏5.0万头,同比下降2.15%;肉牛存栏3.10万头,同比增长1.64%;羊饲养量30.42万只,生猪饲养量3.31万头,家禽饲养量80.23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37万吨、0.1万吨、14.84万吨,畜牧业产值6.95亿元,同比增长6.2%。冷凉蔬菜产业: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形成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及供港蔬菜三大板块,全力保障居民菜篮子安全。上半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2.47万亩,同比增长4.9%,产量17.39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78万亩,产量8.4万吨;露地菜播种面积9.67万亩,产量9.0万吨。适水产业:全县适水产业共5.8万亩,累计建设渔业设施温棚和车间48.24万平方米,建设苗繁场10家(其中:4家区级苗繁场,2家县级苗繁场,4家进行苗种培育),调运和繁育各类水产苗种2.394亿尾。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为12594.74吨,名特优新湖塘养殖面积1.2万亩,养殖品种结构显著改善。建设宁夏蓝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车间,总投资6500万元,已完成地基建设,预计九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预制菜产业:上半年,积极争取区市各类扶持资金645万元,实施预制菜产业发展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预制菜)产业园改造提升项目,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目前发展预制菜生产企业36家,年加工量13万吨,总产值17亿元,销售额14.1亿元,年利润7500万元,预制菜产业链企业达15家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外销占比达80%以上。

(五)紧密织网,全力抓好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

2024年,自治区下达我县粮食种植任务31.1万亩(小麦5.6万亩、水稻5万亩、大豆1.2万亩),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4.3万亩,其中:小麦6.3万亩、水稻7万亩、玉米2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6.7万吨以上,能够足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紧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绿箭护农安专项行动,集中排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248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起、结案7起,罚款1.07万元。受理处置涉农类纠纷40余起,为农民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0余万元。完成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196批次,农产品快速检测共5575批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69456张。

(六)强基固本,重点夯实现代农业发展根基

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跨年度实施),建设面积2.0569万亩,工程总概算投资3421万元,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实施高效节水渠改滴改造提升项目1.1万亩,工程总概算投资3283万元,预计11月底完工;争取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万亩,预计11月底完工;计划实施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项目0.99万亩,已下达资金800万元,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已上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是认真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上半年,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上牌车辆105台,完成率80.8%;审验驾驶员430人次,完成率53.8%;车辆检审验549台,完成率31.4%;驾驶员及安全生产培训379人次,确保农机领域安全生产。拨付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结算补贴资金118.33万元,补贴机具145台套,受益农户201户,为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增添“动力”。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跑厅进局,争取银川市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6180万元,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档升级,冷凉蔬菜精深加工示范,数字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安排中央补贴资金1429万元,2024年阶段性任务完成约50%,其中3个项目已具备2024年验收要求。大力推进贺兰县现代种业提升项目,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5组,建设新品种展示园区2个,种子质量认证基地1个。四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84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9家),总产值71.27亿元,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到73%,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为2.2:1。通过加强产销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培育形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五是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金山产区内现有插旗口、苏峪口等旅游景点,串联沃尔丰、原歌、贺金樽3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以及金山产区各酒庄,支持打造西北首个最大规模葡萄酒休闲旅游度假小镇。以全国首届“和美乡村 村钓邀请赛”等重要活动赛事为契机,建立健全品牌共建、线路共推、客源共享合作机制。累计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2家,五一期间实现营业收入733.216万元,接待游客15.732万人次,从业人数323人,带动农户227户。五是培育提升“宁字号”农产品品牌。蔬菜“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共38个(其中:认证有机产品18个、认证绿色食品1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形成了“宁夏菜心”、“贺兰螺丝菜”、“张亮香瓜”、“丁北西芹”等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贺兰县蔬菜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聚焦“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发展目标,组织6家“银川鲤鱼”地理标志农产品授权使用企业开展银川鲤鱼瘦身健身养殖技术试验,严格落实银川市“银川鲤鱼”标识商品鱼电子合格证制度,全面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

(七)上下联动,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县纳入农经系统备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401家,较2023年增加38家,备案主体数量稳中有增。创建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4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家、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2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6家、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4家),创建各星级示范家庭农场51家(其中:四星级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9家、三星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二星级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1家)。二是农村承包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稳定农户承包权,完成2023年8617.1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验收、2024年3500余户农户承包经营权变更资料审核、2019-2023我县承包地确权资料数字化加工扫描及黎明村9社、10社、13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和相关档案资料移交等工作。放活土地经营权,2024年上半年全县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28.46万亩,流转率为61.94%。三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发放《宅基地资格权证书》4324本,试点村发证率达91.2%。有效盘活闲置基地158宗、面积126亩。完成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185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830万元。完成53户本集体成员超占和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农村宅基地,收取有偿使用费4.56万元。完成农户以《不动产登记证书》抵押贷款5笔,发放贷款50万元。四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问题图斑共604宗,经前期核查剔除图斑235宗,需整治图斑369宗。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图斑销号189宗,正在整治图斑180宗,其中,122宗问题图斑已报批市政府待销号,预计7月下旬整治销号率达到84.2%。剩余58宗已建立“一户一册一档”,正在加紧调整规划和协调原户籍地不动产权中心注销,计划于8月上旬整治销号率达到100%,全面完成整治试点任务。五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成效明显。对2018年-2023年全县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情况开展摸底调查,6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达到12927.76万元,其中:经营性总收入5907.90万元,较2022年增加1422.04万元,同比增长31.70%,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连续8年增幅在15%以上,100万元以上的村23个。

(八)多管齐下,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环境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凸显。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及有机肥应用,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工作,全面加强监测防控,农药利用率达到42.02%。强化残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回收残膜回收率达到91.29%,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85%以上。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开展渔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河长制工作,累计改造治理预计达26000亩。累计建成工厂化车间和设施温棚48.24平方米。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五年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厕所革命,目前已完成整改595户,整改率达到85.6%。计划新建户厕400户,现已完成新建173户。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目前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6万吨,清理乱搭乱建287处、残垣断壁64处,完成骨干道路、沟渠两侧绿化植树5.6万株。加快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预计达到70%以上。逐一排查清理可视范围内的河道沟渠污染,累计清理河道沟渠2640.32公里。

二、亮点工作

贺兰县入选全球环境基金(GEF)第八增资期中国生态低碳大食物系统项目(畜禽绿色养殖和环境保护),创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设施种植类)

引进宁夏董洋农业科技预制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投资2.368亿元,主要建设智慧冷链仓储立体中心、预制菜大数据中心及全国知名预制菜展示交易中心,实现规模化、自动化生产模式,扩大我县蔬菜及牛羊肉销售市场,年产值可达1.2亿元,提升我县预制菜市场竞争力、厚植产业内生动力。该项目已签订招商引资合作协议。二是推进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组织5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银川市冬季嘉年华凤凰幻城主会场、贺兰县稻渔空间分会场活动、第二届机关助农小集市活动、宁夏农垦第二届农旅融合嘉年华暨2024年贺兰县第四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四项活动,充分展示贺兰预制菜产业发展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和展示展销平台,在预制菜研发、加工、冷链、销售等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我县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适水产业:一是将适水产业纳入闽宁协作大盘子,开展盐碱地海鱼陆养技术攻关,引进大黄鱼、鳜鱼、香鱼、斑节对虾、青蟹等新品种,目前已试养成功,预计可增加水产品产量1000吨、苗种供应能力增加10000万尾、水产品加工能力提高1985吨、直接经济效益增加约13500万元。二是成功争取2024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共谋划各类项目9个,实施期3年,总投资1.9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9000万元,自筹资金1.06亿元),对县内渔业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尾水治理配套设施及渔业养殖基地,提升水产品加工能力,提高渔业管理信息化程度。三是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力做好2024年8月16日-17日在稻渔产业小镇举办的首届“和美乡村‘村钓’全国邀请赛”。积极主动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体育局、钓协等区市部门联系沟通,做好竞技垂钓池和休闲垂钓池设计改造、赛场搭建、视觉设计及竞赛装备、竞赛基础物品购置等工作。委托第三方设计、规划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地图发布仪式、制作“村钓”大赛开场文旅宣传片,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撑赛事落地落实。委托第三方适时进行文艺展演,分区域、分时间段开展渔事体验、摄影绘画展览、垂钓和户外装备展、渔文化博物馆布展、科普宣传、特色美食品展销等“村味”系列活动,既突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乡村文化特色,更展现贺兰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环境、脱贫致富精神新风貌。

三、存在问题

一是畜牧业整体发展面临困境。畜产品受市场消费增速放缓、养殖成本持续高位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持续低迷,大部分养殖户亏本运行,经营压力较大。二是渔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全县渔业尾水达标排放监管涉及范围大、主体多,随着养殖生产成本增加,部分渔农养殖利润区间小且转型困难,给渔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和监管带来不小阻力。三是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不健全。贺兰县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虽然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成效初显,但全县小散村庄空心化、农房闲置率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未在全县推广铺开。

四、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抓促全县,奋力推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工程”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紧扣提质增效,全力推动产业兴旺。坚决落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多方位夯实粮食生产,坚持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1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6.7万吨以上。压紧压实“菜篮子”县长责任制,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科学种粮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业,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争取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饲草加工收贮。加强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围绕预制菜企业,实施技术装备改造升级项目,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产业外销窗口,强化联农带农机制。

(二)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利益联结,全面实现联农带农富农。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调动移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三)激活农村活力,释放农村发展动能。深入实施第三排水沟水质提升项目和实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加快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打造都市近郊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快推广“兰多神奇”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贺兰县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接续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四)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推动生态宜居。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2.3%和42.5%,农残膜回收率达到89%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和处置率分别达85%以上和100%。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收尾工作,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继续做好经济运行态势监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该信息不含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