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贺兰县将整治形式主义与为基层减负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城乡社区标牌制度清理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规范城乡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切实解决城乡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制度牌数量多、种类多、形式多、虚名多的问题,为基层组织“松绑减负”,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和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高度重视,强化协调联动。第一时间建立由县委组织部、农办、民政局组成的会商协调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文件精神,将文件同步印发至各乡镇、街道开展学习,提高清理整治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成立督导组到各村(社区)实地掌握制度、挂牌上墙情况,收集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积极与区市上级部门沟通做好前期准备。
有力有序,扎实稳妥推进。建立台账全面梳理全县各村(社区)上墙制度、悬挂方牌竖牌标识和示范点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情况,明确上墙要素、指导行业部门和上墙依据。统计范围覆盖6个乡镇场、1个街道,共梳理各村上墙制度86项,悬挂方牌、竖牌、标识112项,示范点创建、特色亮点打造制度、挂牌58项。各社区上墙制度65项,悬挂方牌、竖牌、标识26项,示范点创建、特色亮点打造制度、挂牌24项。
立行立改,务求整改实效。依据村(社区)的制度、挂牌等统计情况,组织全县47个行业部门召开村(社区)制度、挂牌上墙的推进会,强调规范制度、挂牌工作任务,要求各责任行业部门对上墙制度、挂牌能否摘除进行研判分析,并形成情况说明和统计台账。县委组织部、农办、民政局召开推进会对统计的挂牌、制度逐一进行会商研判,全面明确摘除规范内容。目前,各村共摘除悬挂方牌、竖牌、标识418块,上墙制度607块,展板13块,证明事项4项;各社区共摘除悬挂方牌、竖牌、标识106块,上墙制度80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