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基层治理】富兴街街道案例展播⑧《左邻右里 和光同明》

发布时间:2025-03-27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富兴街街道创新推出基层治理案例系列展播活动,旨在推广基层社区治理的优秀经验与创新做法,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本期展播聚焦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光明社区创新打造的“左邻右里 和光同明”基层治理案例。该案例以深化“睦邻”文化品牌为引领,创新近邻治理方式,打造新时代睦邻社区样板,推动基层治理走实走深。

案例背景

富兴街街道光明社区属于典型的老旧社区。该辖区将老年人多、儿童多、困难户多、无物业、无企业、无可利用资源的“三多三无”社区,精准分类为“老人儿童较多型”社区。面对该社区结构,光明社区从邻里关系着手,深化近邻服务工作。重点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深化“左邻右里,和光同明”党建服务品牌,创新实施“五微”工作法,深入践行“党建聚邻、共治睦邻、志愿益邻、服务助邻、文化育邻”的理念。将“陌邻”变“睦邻”,形成组织建在邻里、服务聚在邻里、难题解在邻里、民心融在邻里的社区治理模式。

主要做法

(一)党建“聚邻”,汇聚“星光”邻里心

一是构建近邻党建体系,统筹共驻共建资源力量,推动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共驻共建单位为“多元”的共治共建格局,通过召开邻里党建推进会、新增共建签约,拓宽党建朋友圈,推动邻里党建资源入网入格。二是持续深化“1+2+X”工作机制,将在职党员、社区民警、家庭医生、驻社区律师、直管党员、楼栋长等纳入微网格,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积极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让实现心愿变成社区和居民群众的“连心桥”。

(二)共治“睦邻”,推动“聚光”邻里和

一是搭建邻里议事平台,创新拓宽“邻里话坊”“左邻右舍议事会”“书记面对面”“周末来拉呱”等议事渠道。通过“听邻说事、请邻议事、帮邻办事、让邻知事、邀邻评事”的“五事”工作法,事前收集问题、事中协商解决、事后及时反馈,从源头解决居民最急最忧最盼的诉求和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成立由社区“两委”、在职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的“找茬团”,定期对小区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承诺式”服务与“管家式”服务相统一,及时发现解决小区自来水表更换、化粪池堵塞、井盖破损、路灯不亮、监控损坏、绿化修整等“关键小事”,带动群众从“观众”变“主角”,以“实干指数”提升邻里“幸福指数”。

(三)志愿“益邻”,共筑“荧光”邻里情

一是社区探索创新“光明六‘LI’”新模式,成立1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根据月有计划、周有活动的要求,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健康保健、法律咨询、环境整治、消防治安等志愿服务。打造“幸福邻里·追光市集”公益项目,开展义诊、义剪、艾灸理疗、非遗扎染、以物换物等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满足“一老一小一青壮”多样化需求。二是动员“邻聚里”党建联建成员单位链接社会资源,以辖区60岁以上的特困、独居、空巢、孤寡等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常态化开展“银发互助”“共享儿女”老年人关爱和陪伴计划,通过“亮牌式”“上门式”“温情式”等形式,为老年人群体开展“爱心敲门”“情感关怀”“康复指导”“贴心义剪”“家政清洁”等“菜单式”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

(四)服务“助邻”,培育“烛光”邻里爱

一是聚焦辖区中青年就业创业领域,建立“党建+群建”创业就业帮扶平台,立足重点就业群体需求,持续链接各类资源,邀请专业讲师、技术专家授课,在“家门口”开展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就业招聘活动,助力待业群体就业择业。二是以辖区居民的需求核心为抓手,聚焦“一老一小”,盘活阵地资源,联动多方力量,以空间换服务模式招募社区“合伙人”,打造为老为小特色服务活动。为老推出涵盖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常青学堂”,点亮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为小推出托育、“四点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解决双职工家庭的“看管育”难题。

(五)文化“育邻”,共享“晨光”邻里乐

一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积极践行“文化+服务+治理”融合治理新模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与“亲邻”理念的契合点,打造接地气、聚人气、富含烟火气的文化品牌“邻里节”活动,全面培育邻里文化,不断增强社区文化的亲和度和感染力。二是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乐享夕阳”、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党员群众在邻里交流中感受满满的幸福,展现“左邻右里·和光同明”的基层治理格局和现代邻里关系新图景。

取得主要成效

一是社区与社会力量互动更频繁。社区梳理辖区资源清单,借助“共驻共建”党建联建,挖掘“骨干达人”,以“睦邻”理念串联,使治理个体从独立作战转变为协同合作,达成“资源共享、活动共联、难题共解”,吸引企事业单位、商家、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居民对社区的信任感显著提升。社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微小事”,凝聚各方力量搭建起议事平台,已成功处理如燃料楼等小区无物业管理、房屋漏雨等20余件民生问题,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信任与亲近。三是居民之间的亲近感进一步增强。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深受居民喜爱的上门服务活动和高参与度的文体活动,居民在参与过程中逐渐熟悉、亲近彼此,为打造睦邻社区筑牢基础。

下一步,富兴街街道将继续深化“左邻右里 和光同明”基层治理经验,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完善近邻党建体系,拓展“1+2+X”工作机制,深化共治模式,丰富邻里议事渠道,解决更多民生小事,开展更多文化活动,促进与社会力量深度互动,构建更完善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