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基层治理】富兴街街道案例展播②《“134红心家园” 助推基层治理新模式案例》

发布时间:2025-03-17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富兴街街道创新推出基层治理案例系列展播活动,旨在推广基层社区治理的优秀经验与创新做法,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本期展播聚焦贺兰县富兴街街道花园社区创新打造的“134红心家园”助推基层治理新模式案例。该案例创新“134红心家园”基层治理模式,凝聚多元共治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由社区“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合力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案例背景

富兴街街道花园社区存在服务半径大、人口基数大、治理压力大、居民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有效解决社区“三大一多”的治理难题,更好地服务居民,花园社区指导条件成熟的物业公司成立了红色物业党组织,以服务群众为导向,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将物业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充分调动物业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实现小事急事立即办、大事难事协商办、矛盾纠纷规范办,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要做法

(一)“红”字赋能,点燃治理引擎

红色物业党支部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小区物业管理深度融合,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物业党支部(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发挥“一核”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物业党支部三方联动机制,搭建网格员、红色物业、楼栋长、业委会“四平台”工作机制,共同商议小区治理问题。在各小区推选楼栋长,明确其“一管三带”工作职责,即管理楼栋事务,带动居民参与自治、带动邻里互助、带动文明创建。楼栋长帮助居民反馈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填补小区管理空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实现小区有序管理和长效治理。

(二)“联”字共治,构建协同格局

发动各小区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信息采集员、便民服务员、矛盾化解员、治安巡防员、特殊人群管理员和政策宣传员等“六员”,利用近邻熟人优势,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物业党支部设立“24小时客服热线”,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和活动场所。成立党群联盟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50余次文明实践活动,在9个小区举办“一小区一文化”特色邻里节活动,帮扶慰问老党员和弱势群体,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治”字聚力,突破治理瓶颈

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将业委会党员纳入物业党支部兼职委员,物业党支部负责人纳入社区兼职副书记,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小区精细化管理。建立“小区圆桌会”“红心家园议事会”议事机制,运用六步工作法,协商解决奥园小区荒地改造、观澜天下小区安装电梯阻车报警器等30余件民生实事,将居民的诉求解决在小区内。

(四)“严”字把关,强化治理保障

建立社区、小区党支部和红色物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开展“红色物业开放日”活动,对物业服务进行现场评议、监督整改,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施楼栋长、志愿者“积分兑换”激励模式,建立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激发楼栋长和志愿者的服务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取得主要成效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治理凝聚力。红色物业党支部为社区治理提供政治引领,明确以服务居民为核心的治理方向。将小区内党员、物业人员和居民积极分子凝聚起来,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共同应对社区“三大一多”难题。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居民满意度。党支部规范和监督物业服务,促使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标准。建立高效问题反馈处理机制,居民诉求能及时传达并得到快速响应,提高了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三是促进社区和谐,营造良好氛围。党支部成员积极调解社区矛盾,在居民与物业、居民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居民交流互动,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四是推动社区发展,打造治理共同体。党支部整合辖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带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富兴街街道将继续深挖各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特色亮点,通过典型案例展示、经验做法分享、治理成效呈现等方式,全方位展现基层治理创新成果。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与服务资源,为辖区居民打造更贴心、更高效的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向新高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