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兰县富兴街街道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在琐碎日常中散发着不平凡的光芒。她们是社区里的热心肠,哪家有困难,都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是邻里间的“润滑剂”,化解矛盾纠纷,让爱在街道每一个角落传递……
“缝”起温馨生活景,“踏”出巾帼干事路。曹阿姨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穿针走线依然很麻利,两年前,她加入了“密密缝”爱心传递志愿服务队伍,每周四,她都会和其他成员义务为居民缝补衣物。除了缝补衣物,志愿服务队的阿姨们还是社区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化解矛盾“缝起”邻里情,每遇到邻里间出现小摩擦、小矛盾,阿姨们就化身知心大姐,帮忙沟通化解。时间长了,“有事就找缝补阿姨”成了邻里的口头禅。同时,积极探索“妈妈岗”用工模式,由核心成员开展“缝补小课堂”,向有意向学习缝补的居民,以及在家带孩子想兼职的宝妈免费开课,截至目前,开展集中培训16次。
“唠”出和谐正能量,“敲”响巾帼不凡情。有一群热心的离退休妇女主动去敲空巢、独居、残疾老人的门,唠唠嗑、拉家常,排解空巢老人的孤独,化解家庭矛盾,从家长里短到社区建设,从孩子教育到生活趣事,在邻里间唠出了和谐融洽,敲出了浓浓邻里情,大家亲切地称她们为“妈妈唠嗑队”“敲门嫂”。截至目前,“妈妈唠嗑队”成员已达到30余人,服务居民300余人,“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由原先的6人扩充到现在的66人,精准对接辖区特殊家庭50余户,积极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用真诚化解一家愁,温暖万家心。
“扭”出五彩新生活,“织”密巾帼团结网。“乘风破浪的姐姐”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指上生花”手工队深度挖掘辖区手工“达人”开展多种手工活动20余次,将制作的扭扭棒小礼品送给孤寡老人和儿童,传递温暖与关爱。她们还定期组织内部交流活动,邀请专业手工老师开展扭扭棒编织课程,分享编织技巧和心得,共同提升创作水平。这些队伍的成立,不仅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新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成为凝聚邻里关系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富兴街街道将继续发挥巾帼志愿者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巾帼正能量,将巾帼力量延伸到网格治理最末端,助力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邻里互动等社区治理,让“柔性引擎”促基层治理“加速度”,彰显基层治理“她”力量。